会员登录
请登录您的生意号,获取电子名片。便于转发分享!
取消

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会员登录
请登录您的生意号,获取电子名片。便于转发分享!
取消
用这项技术,武汉大学遥感团队打造冬奥会“最快的冰”
访问量:1037 发布时间:2022-02-11

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

2月8日,荷兰选手凯尔·内斯和荷兰选手托马斯·克鲁尔在男子速度滑冰1500米比赛中分别以1分43秒21和1分43秒55的成绩分别打破冬奥会纪录;

 

2月7日,荷兰老将、5枚冬奥会金牌得主伊琳·维斯特在女子速度滑冰1500米比赛中以1分53秒28的成绩打破了冬奥会纪录;

 

2月6日,瑞典选手尼尔斯·范德普尔和荷兰选手帕特里克·鲁斯特分别以6分08秒84和6分09秒31的成绩两次刷新男子速度滑冰5000米冬奥会纪录;

 

2月5日,荷兰选手伊雷妮·斯豪滕在女子速度滑冰3000米比赛中以3分56秒93的成绩打破尘封20年的冬奥会纪录。

 

连续四天六刷奥运会纪录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在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上创造出的最好成绩。

 

国家速滑馆也叫“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在运动员入口处,有一面纪录墙,纪录着每一项速度滑冰项目曾经的奥运会纪录——“纪录就是用来不断打破的”,建这面墙是为了让“最快的冰”见证更多的辉煌。几天的比赛,连破纪录,“冰丝带”果然无愧“最快的冰”这一称号。

要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关键在于新技术和高标准。为了给运动员最好的滑行体验,“冰丝带”冰场是一整块大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且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这样的冰想“最快”,就需要精确控制冰面温度和厚度等参数,温差越小、厚度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经测算,“最快的冰”要确保400米冰道温差不超过0.5℃,冰的厚度控制在2.5厘米左右。要想达到如此目标,关键在国家速滑馆1.2万平方米的冰面下层混凝土中埋装密密麻麻的制冰排管,且这些制冰排管的全场高度差不超过5毫米,管道之间的平行度要优于1/1000,即1米长度的连根管子的平行误差不超过1毫米。

 

冰场下的制冰排管。

 

怎样保证这样的精度?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毛庆洲教授领衔的高分辨激光雷达团队应国家速滑馆建设单位北京城建集团邀请,利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技术,于2020年秋季对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安装现场进行了全面测量。他们先采集整个冰场的制冰排管全图,然后分析得到一根一根排管的具体参数,点面结合,定位出每一根排管的坐标,这样每一根排管在施工过程中的高度、平行度一目了然,建设单位根据坐标轻松施工、校准、调整。据毛庆洲教授介绍,他们经过28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共获得2TB的现场点云数据,测量精度优于2毫米,满足施工要求,有效指导了制冰排管的现场安装布置,为建造“最快的冰”提供了有力保障。

 

1.2万平方米不锈钢排管顺利布设,毛庆洲在采访中自豪地表示,时间短、任务重、精度高,武汉大学高分激光雷达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依托本技术成果,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集团、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速滑馆动态高精度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据悉,毛庆洲教授团队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之前已经大量运用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测量,“武汉市的地铁隧道结构测量,大部分用的就是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毛庆洲表示,“成熟的技术从地面之下运用到了冰面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

 

国家速滑馆制冰排管整体点云图

依托本技术成果,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集团、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速滑馆动态高精度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来源|长江日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首页

首页

媒体中心

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