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映照,清风送爽。6月3日清晨,2025年第一期升旗仪式暨优秀员工表彰仪式在公司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庄严的仪式感弘扬爱国情怀,表彰先进典范,激发全体员工开拓进取、协同奋进的精神,进一步凝聚团队向心力。 红旗冉升 赤诚铭心 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启,伴随着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升旗手吴敏、张长松、秦凯的护卫下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行注目礼,以崇高的敬意表达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国旗的飘扬,不仅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凝聚,也为后续的表彰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荣耀加冕 致敬先锋 升旗仪式礼成后,大会进入激动人心的优秀员工表彰环节。本次表彰聚焦2025年第一季度在各岗位上表现杰出、贡献卓越的个人与团队,共设五个表彰类别: 01 超越的突破 艾尚江、覃茂丹、李夏亮、李志豪、吴敏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以超越预期的效率实现关键突破,为团队拓展了“可能性”的边界。 02 速度的标杆 罗梦沅、邓阳以高度的紧迫感和执行力,在应对紧急任务时展现出卓越效率,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表率。 03 结果导向 吴敏、张长松、覃茂丹、曹梦洁秉持“结果至上”的理念,在复杂局面中迎难而上,以务实行动将挑战转化为显著成果。 04 客户的信赖 王力、何志全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通过专业服务和有温度的沟通,赢得了客户的深度信赖,生动践行了客户至上的承诺。 05 协同的力量 李志豪、杜虎、张俊龙、王瑞祥、秦凯、祝洋打破部门壁垒,通过跨职能的高效协作与智慧共享,成功解决了城轨中心的复杂技术难题,彰显了团队协同的巨大能量。 公司领导分别为获奖员工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励。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心声传递 智慧共享 表彰环节后,优秀员工代表艾尚江、李志豪、吴敏、王力、罗梦沅依次登台分享。他们围绕创新突破、价值创造、客户服务、高效执行、协作共赢等主题,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他们的发言真挚而富有启发性,传递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以及乐于分享、共同成长的团队氛围。 公司管理层在优秀员工分享后寄语,勉励团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筑牢产品安全基石,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协同,确保产品质量、切实地服务于人民安全出行,同时以将企业打造为利益共享平台为目标,让每位同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升旗仪式暨优秀员工表彰仪式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荣誉的庆典,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力量的凝聚。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携手并肩,全力以赴投身于保障人民出行安全的征程中去!
6月26日-28日,以“数智赋能城市创新·协同共治发展蓝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武汉圆满召开。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代表,李德仁院士、刘经南院士、王家耀院士、龚健雅院士、周成虎院士、吴志强院士、陈军院士、童小华院士以及智慧城市领域产、学、研、用单位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们智慧城市行业创新发展大计。汉宁轨道作为大会分论坛《城市数智化转型与治理创新》主办方,圆满完成主办任务,论坛上各政府领导、院士专家、行业精英分享了精彩主旨报告,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群英荟萃,共襄盛会。 同期,公司于T10展位展出自主研发的产品 “轻量化隧道智能三维激光视频检测系统”,获得与会者的广泛关注。汉宁轨道产品经理党海龙为参会代表详细讲解了该产品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一位从事铁路勘测30余年的老专家现场感叹:“从靠铁锤听音、肉眼辨缝的年代,到如今‘一扫知百病’的智能检测,中国轨道安全迈入数字新时代了!” 汉宁轨道总经理助理/研发总监熊勇钢接受深圳卫视《科创最前沿》采访,他向观众朋友们介绍汉宁已构建“无人机扫高架、检测车查轨道、三维系统测隧道”的空、天、地、底全场景能力,其中隧道检测精度达0.2mm(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粗细)。关键传感器100%自主研制,成本比进口设备低35%,通过自研数据中台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响应更快速,数据更精确。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规划的承启之年。国家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既充满机会,又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之下,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成功召开,将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持续赋能新力量!汉宁轨道将继续深耕数智化技术,以创新丈量城市发展维度,守护每一公里轨交动脉安全!
近日,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5月人工智能企业评估结果,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成功通过评审,荣获“湖北省人工智能企业”认证(证书编号:鄂AIQ-2025-020)。这一认证标志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得到社会及行业认可。 此次评估工作严格遵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依据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人工智能企业评估标准与评估规范》(T/HBSIA 001-2023),经企业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协会审核等环节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入选名单。此次入选,既是对我公司技术能力、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及行业贡献的权威认可,也是对公司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肯定。 汉宁轨道始终以“人民出行安全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使命,依托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累计服务全国30+省市重点工程,用数据赋能行业智慧升级。此次获评“湖北省人工智能企业”,是荣誉,更是责任与动力。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深化AI在交通领域全场景的应用。我们将携手行业伙伴,用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的产品与服务,持续赋能行业智慧升级,为保障人民安全出行、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汉宁智慧与力量! 公司主要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提供工务、供电专业智能化运维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轨道扣件安装状态检查仪、道岔智能检测仪、道砟方量及轨道线形检测装备、接触网及第三轨智能检测仪、车载轨道巡查装备、车载连续廓形检测装备、车载隧道结构检测装备等,并提供线路/隧道集中检测、声屏障动态检测、线路侵限检测等技术服务。 目前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乙级测绘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证,获国家铁道科技奖、国际移动测量“移动测量创新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测绘科学技术奖、广东省技术发明奖、省级科技成果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20项,参与编制国家级技术规范标准1项并有10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科研创新优势,5月14日,武汉大学、北京城建、深圳大学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教学实验大楼208会议室举行了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技术中心成果总结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会议由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张利平主持,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武汉大学校长助理陈慧东,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裴宏伟,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雷敬炎、副院长胡庆武,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毛庆洲等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武汉大学校长助理陈慧东对深圳大学和北京城建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武汉大学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拥有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遥感测绘学科,具有充分的组织保障、过硬的科研支撑。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在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技术中心落地,并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培育跨学科人才。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力培养国家需要、适配企业的高层次人才。 李清泉院士回顾了与武汉大学、北京城建集团的合作历程,介绍了深圳大学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深圳大学、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集团强化合作,推动理论和技术的原始创新与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三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与空间,在工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申报等方面加强协同,以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实现新发展。 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裴宏伟对武汉大学和深圳大学长期以来对集团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签约是既往合作的延续,也是对未来创新发展道路的奠定。集团秉持与大学合作的重要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期待未来三方深化“产学研”协同,建立长期紧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升级,探索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机制,努力培养复合型交叉人才,共同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接着,毛庆洲教授进行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技术中心的成果总结汇报。智能感知中心由武汉大学与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9年共同组建,专注前沿科研攻关,累计斩获省部级、一级学会和协会科技奖18项,获得授权、受理专利53项,攻克国家速滑馆等重大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难题,研发的地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全国20多个城市、占地铁检测市场的50%以上。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院士专家结合技术成果,从智能感知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展开对话,推动下一步的合作和发展。 会议最后,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城建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学术活动和专业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聚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产业实践+科研创新+湾区活力”的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同频共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人民需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公告,经《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准》(T/WHGX 001-2023)严格评审,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凭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建设、发展潜力、行业地位等五个维度的综合实力,从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八批"五星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汉宁轨道始终以“人民出行安全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使命,依托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累计服务全国30+省市重点工程,用数据赋能行业智慧升级。此次获评“五星级高新技术企业”,标志着我们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市场竞争力等维度均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公司主要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提供工务、供电专业智能化运维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轨道扣件安装状态检查仪、道岔智能检测仪、道砟方量及轨道线形检测装备、接触网及第三轨智能检测仪、车载轨道巡查装备、车载连续廓形检测装备、车载隧道结构检测装备等,并提供线路/隧道集中检测、声屏障动态检测、线路侵限检测等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乙级测绘资质,共有10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
新华社权威快报|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 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 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涓涓不壅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 01、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他们初露光芒,潜力无限,心所愿,力必至,无所畏惧! 他们锐意进取,突破自我,向前行,不止步,势不可挡! 他们勉勤尽职,精益求精,尽全力,铸辉煌,兢兢业业! 他们破旧立新,勇立潮头,悟昨天,贵总结,自我革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信念与理想交织,构建起我们发展的澎湃力量! 02、青矜之志 履践致远 Mr. Zhang 他说岁月是一把杀猪的刀,然而在岁月的沉淀中,他实现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 Mr. Wu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筑梦人。 Mr. Yu 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类轨道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并结合自身的理解有效完成各类设备的实际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轨道检测设备的技术演示及项目实施。 Mr. Liu 一季度超额完成产品组装工作,同时加急完成研发型等生产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顾大局,为人友善,能积极配合部门同事开展各项生产工作。 Mr. Li 踏遍万里山河,赏最美的风景,当与偶像越来越近的时候,那一定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Mr. Long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在时间的淬炼下守住初心,在不懈的努力中沉淀自己。 Mr. Du 把“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倾注于工作中,以勤促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03、交流会花絮 游戏+礼物=多巴胺 小小游戏链接期大家欢乐的桥梁,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我们收获了默契与信任、开心和快乐! 榜样+分享=光源 信仰之光,照亮漫漫征程;时代之潮,激荡澎湃力量!
生活瞬息万变, 童心永不下线, 真诚的小王子; 勇敢的多啦A梦; 不屈不挠的灌篮高手; 乐观、乐于助人的米老鼠; 永不放弃的丑小鸭; 是礼物也是珍藏在我们心底最清澈的记忆, 陪着我们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小王子 “如果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开始,我就会感到很开心” 哆啦A梦 机器猫用时光机回到了80年前,对小时候的大雄说:“大雄你好,我叫哆啦A梦。” 灌篮高手 “击掌,就是一个约定,相信彼此,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只要你我坚信。” 米老鼠 “难题已解开,崭新的一天不要再等待。” 丑小鸭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奖品持续更新中.... 开始抽奖前,先来一段浪漫的音乐带我们穿梭到某个时光,一种感觉一种状态。掌声有请吉他王子Mr.Chen为我们带来这首美妙的歌曲《鼓楼》。 冲鸭!3!2!1! 抽奖活动开始啦! 今天我们是拾光少年,全力以赴,就会满载而归。 浅浅的时光,纯真的岁月。 光着脚丫在河里抓鱼,弄得满身泥巴。 拿着放大镜看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和小伙伴在油菜花田里嬉戏打闹。 跳房子、玩弹珠、捉迷藏、爬树、抓知了...... 追着风没有方向地奔跑, 小小的我们好像无所不能。 最后祝各位大朋友们: 永葆童心、童颜、童趣! 以自己独有的姿态,迎接世界的奇妙。 By the way,我们的独家福利:每生育1个孩子提前1小时下班,超过三个(含)孩子,下午放假半天!
01、背景 边坡稳定性巡查是地质工程和交通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预防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后期自动化分析软件效率的提升,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LiDAR)在边坡巡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2、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优势 随着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快速发展,植被穿透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边坡点坐标,这成为边坡病害自动化识别的先决技术条件。采用无人机遥感方式实现边坡病害的检测提取,具有功耗小、检测过程不影响路面交通、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可采集清晰反映病害信息的完整边坡数据,能在边坡巡检和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03、珞珈伊云MT-HEX机载激光雷达系统 MT-HEX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是专为精细测量需求打造的一款激光雷达系统。 其参数特点如下: 测量范围:5m~1500m(1500m@80%反射率) 激光发射频率:100K~2000K 扫描视场角:旁向60°;航向﹢10、0°、﹣10° 扫描线频率:最高900线/秒 回波次数:7次(可定制无限次) 重复精度:5mm@100m 设备重量:1.8kg 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三维空间数据。同时,其高精度的测量能力使得地形地貌的细节得以充分展现,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基础。MT-HEX扫描仪,具备更加紧凑轻小的设计,能直接集成在各种无人机平台使用,开放数据端口,满足多种设备集成传感器需求。MT-HEX出色的探测能力、适应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电力巡检、矿山测量、应急测绘、自然资源调查、实景三维等领域。 图 1 MT-HEX激光雷达系统 04、珞珈伊云MT-HEX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边坡巡检中的应用 01 基础数据获取与建模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快速获取边坡地形的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进而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可以了解边坡的地形特征、坡度、坡向等参数,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 图 2 MT-HEX高密度变坡点云数据图片 图 3 高清影像图片 图 4 边坡数字高程模型(DEM)图片 图 5 边坡数字表面模型(DSM) 02 边坡沉降分析 通过定期获取边坡地形数据,可以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地形变化,从而识别边坡的形变情况。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能够检测到厘米级的形变,为边坡稳定性监测提供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手段。 图 6 边坡沉降解译图 03 裂缝识别与监测 边坡上的裂缝是边坡失稳的重要预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通过点云数据的分析,识别边坡上的裂缝,并监测其扩展情况。这对于及时发现边坡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边坡失稳具有重要意义。 图 7 边坡裂缝点云识别效果图 图 8 边坡裂缝点云识别效果图 04 植被覆盖区域监测 对于植被覆盖的边坡区域,传统的监测方法往往难以获取准确的地形信息。而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能够穿透植被,获取地表的真实地形数据,为这些区域的边坡稳定性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图 9 茂密植被边坡点云穿透性 05 软件对边坡病害解译 利用国内首款三维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软件Earth Survey,对边坡病害信息进行目标识别与结构面解译(冲刷剥落、掉块落石、斜坡滚石、溜坍坍塌等),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空间位置及布局等病害特征建立边坡病害的解译标志,实现三维场景下的边坡病害信息提取、病害信息编辑、查询、统计和报表汇总,并批量输出病害解译卡片,最终将解译成果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进行展示。 图 10 EarthSurvey三维空间数据遥感解译平台 05、结论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边坡巡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地形测绘与建模、形变监测、裂缝识别与监测以及植被覆盖区域巡检,该技术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边坡巡检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例如,通过结合其他遥感技术(如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等),可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提高边坡巡检的精度和可靠性。此外,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有望发现更多边坡失稳的潜在因素,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信息支持。 综上所述,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将在边坡巡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这一领域将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